第十四期:聚焦支持型社会组织 共谋公益新生态
发布时间:2017-10-27 18:30

1

10月27日下午,围绕支持型社会组织如何促进公益行业发展这一主题,第十四期“敦和雅集”在敦和基金会杭州新址举办。

来自公益慈善领域的学者、浙江省社会组织联合会、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宁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恩次方社会创新联合机构、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CM公益传播等10余家省内外知名的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小伙伴们,围绕各自在构建公益生态,提升行业效能上开展的工作进行了分享,并就如何搭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学习网络展开了讨论。


欢迎环节

2

浙江省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高志涛(左)现场致辞

活动伊始,浙江省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高志涛进行了致辞。他指出,刚刚闭幕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五次直接谈到了社会组织,这表示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其参与社会服务的空间将越来越大。这也需要有愿景、有行动力的社会组织来推动,在浙江省内营造更加浓厚的公益氛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为支持型社会组织搭建一个互助学习平台。

敦和基金会秘书长助理杨燕向小伙伴们介绍了举办本次活动初衷,希望借此机会弥补支持型社会组织目前存在的一些缺失,如同类组织联动缺失,层级沟通缺失以及系统支持缺失等。


伙伴发言

随后,宁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严意娜、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秘书长邱哲、恩次方社会创新联合机构主任阎军楠、青螺学堂副执行长王立雪,以及CM公益传播负责人陈炳炎,与到场的小伙伴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感受。

链接公益上下游  营造区域新生态

3

宁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严意娜

善园自我定位为宁波爱心城市的地标、公益慈善的主题公园和活化的公益慈善主题公园,打造成一个区域内共建、共有、共创、共治、共生的生态系统。通过公益项目招标、公益组织孵化、公益机构合作、公益平台共建、公益资源共享等多元方式推动区域内公益事业发展,对普通大众是心灵家园,对外地小伙伴是公益驿站,也是社创空间,同时也是各方协调的平台。 善园网定位为一个地方性慈善组织“救急难”互联网公募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中小企业履责平台。截至目前, 善园网共入驻83家慈善组织、711个慈善项目、共募集到11,742,564元善款、获731,417人次捐赠、使6481人受益。  

以项目化的方式构建生态圈的概念

4

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秘书长 邱哲

支持型社会组织建设应注重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公益项目的可持续运行、社会力量的可持续带动,构建公益生态圈、促进行业生态建设。2017年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发起的“焕新乐园”项目,本着“改造‘焕新’环境、陪伴‘焕心’成长、合作‘焕醒’发展”的思路,以1000户6-16周岁低保家庭儿童为对象,开展精准扶贫和在地社会组织发展计划。基金会注重以项目化的方式运行,与全省110家社会组织构建了巨大的战略合作平台,吸引社区、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媒体等形成遍及全省、功能齐全、合作紧密的公益网络,带动25,472余名志愿者共同参与,极大地整合了社会资源,提升了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营造了人人参与公益、践行社会责任的浓厚氛围。

内部创新能力决定组织发展

5

恩次方社会创新联合机构主任 阎军楠

恩次方的使命是推动社区善治,培育社区精神,助力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我们关注内容包括能力建设、基金和基础设施、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政策改善、以及职业经理人和社会创业者方面的推动工作。我们希望进来的同志第一年管理项目,第二年管理模块,第三年自己创业,早期的创业基金由我们提供,中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我们是网状组织,采用事业合伙人的机制。也就是从一个机构不断地裂变,当社会组织需要什么的时候就分离一波人出去干这个事,把做的项目变成了一个组织。2015年,我们有17个同事,2016年变成了52个同事,现在已经有80人了2015年的资金一共400多万,2016年将近1000万。2015年1个基金会,现在有4个基金会。我们从1个城市变成了3城市,从4个机构到今年变成14个机构。

青螺学堂 不止是培训

6

青螺学堂副执行长 王立雪

所有公益项目的落地都离不开所在地公益组织的服务和公民形成可持续的发展。青螺学堂希望通过“1+4”的长期培训、品牌项目练兵的方式培育青年公益人才,打造优秀公益品牌,激活所在地公益组织,提升社会组织的承接项目能力;建立地区联动机制,营造所在地社会组织的“公益圈”, 让他们相互交流、督导和支持;提供法律、政策、财务等咨询或折扣服务提升在地社会组织的效率;通过“青螺公益”等平台为在地公益组织项目赋能和发声。青螺学堂组织东西部公益组织的游学,让他们可以交流和对话,让有愿景的公益人可以长久地留在公益行业里;组织县域公益年会,以民间的方式把县域公益聚集起来,让志愿服务的公益人得到肯定和鼓励,做到“人才流动不流失”。

发现和创造公益传播的更多可能

7

CM公益传播负责人 陈炳炎

“CM公益传播”自2014年发起专注于“公益传播”的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分享公益传播的干货,致力于营造一个共建共享的社区化公益传播智库平台与服务网络,连结传播相关方,发现和创造公益传播的更多可能,探索并实践以公益传播的方法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CM公益传播”还在公益传播研究,公益传播人才培育,公益传播交流活动,社会营销版块开展业务。努力探索公益传播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的重要力量。同时为公益组织、基金会和企业等提供传播解决方案等收费服务以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公益组织视角来看,公益传播可以用来构建品牌、更好的筹款、推介产品与服务、招募志愿者、以及动员相关方等。以社会价值来看,公益传播不仅仅是一种实现组织发展的手段,它本身也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创造改变。公益传播的主体不仅仅是公益组织。媒体、企业、政府和个人都是公益传播的主体,我们需要联动各个主体,多方共创,把我的事情变成大家的事情,一起推动议题解决,扩大公益传播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精彩点评

8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苗青点评

在五位公益人发言后,来自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苗青教授做了点评。他指出支持型社会组织想要安身立命,要立势、强道、善术。

首先,要建立社会组织功能愿景和社会共识;其次,强化社会组织成长平台和创新道路;第三,要完善社会组织能力技术和优化发展。一个是势,一个道,一个是术,这是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都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苗教授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积极意义,对发言的嘉宾给予高度评价,并呼吁对支持性社会组织的研究迫在眉睫,社会组织要珍惜机遇,他预测十九大后中国社会组织将迎来发展关键期。

分组讨论 焕新小组、老中青style和阳光队三组热烈讨论中

12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小伙伴们分为焕新小组、老中青style和阳光队三组,围绕如何“搭建支持型社会组织的学习网络”展开讨论。

13

本次交流为支持型社会组织学习交流打开了局面,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这种交流活动能够延续下去;其中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MSC咨询、CM公益传播、望舒三见四家机构表示愿意做进一步的开展推动工作。

联系方式
0571-87609810
info@dunhefoundation.org
杭州市上城区钱江新城丹桂街19号迪凯国际中心26D室
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大厦D座东楼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