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期:活水计划结项,更好地认识组织资助
发布时间:2019-09-24 15:40

背景:

“组织资助”在美国被称为一般性运营资助,或核心资助。是指对于公益组织使命而不是具体项目的资助。公益组织可将资金用于机构日常运营的各项开支,包括员工薪酬、行政开支、技术、培训、筹款、宣传等等。其最大特点在于“非限定性”。在国内,项目资助往往占据主流,囿于基金会法规、行业环境及公众认识等因素,公益组织的运营成本往往不受重视。2010年,阿拉善SEE基金会推出了名为“机构资助”的新形态,旨在支持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随后“桥畔计划”、“景行计划”等不同面向的资助型计划相继推出。在这个过程中,与“组织资助”类似的概念有“机构资助”、“运营费用资助”、“非限定性资助”等,其共同点是从狭义的项目思维中跳脱出来,强调系统性地考虑项目、人员和组织之间的关联,重视受助组织自身的意愿和发展价值。

基于对浙江公益组织发展现状的观察,2015年,敦和基金会和博信公益共同发起了“活水计划·浙江”项目,面向浙江地区初创期公益组织,提供10万元以下的非限定性资金资助和能力建设支持。自项目启动以来,累计与33家公益组织达成合作,项目累计投入资金近400万元。

2019年9月24日,借助活水计划·浙江项目结项之际,敦和基金会在杭州举办结项汇报暨组织资助交流会,邀请阿拉善SEE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杭州博信公益发展服务中心、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浙江心基金慈善基金会代表,共同围绕组织资助的发展过程、经验认识、疑难困惑进行交流。

1

活水计划结项交流会

2

杭州博信公益发展服务中心 伍雪冰

会议伊始,杭州博信公益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伍雪冰,首先介绍了活水计划·浙江项目的发起背景,并重点介绍了2015年-2019年活水计划·浙江项目的资助策略演变过程及执行情况。

3

活水计划·浙江合作机构数量及地域分布情况

4

活水计划·浙江合作机构工作领域及平均资助金额

5

活水计划·浙江捐赠资金使用用途

几年下来,活水计划·浙江作为一个地域性资助的探索项目,项目的资助策略几经演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关注收入多元化到以社会问题为导向;

2、从资金支持到“资金+能力建设”支持,以伙伴机构需求为导向;

3、越来越关注地域伙伴社群连接与互助。

也因此使项目组对地域性公益发展的理解与实践更为清晰起来。活水计划·浙江资助项目的核心是着力于公益组织的发展支持,并根据公益组织的生存发展需求灵活调整资助模式,同时本项目敢于承担风险。活水计划·浙江项目的实施为浙江公益生态带入了活力,推动了地域内机构间的连接、交流与互助。

尽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团队专业提升、初创机构发展缓慢、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及资助管理难度大等挑战,但项目组认为未来仍然可以在案例观察、社群运营、培训工作等方面做进一步尝试和推动,也期待寻找更多合作伙伴和资金支持,共同推动浙江公益发展。

6

敦和基金会 徐国烟

敦和基金会项目人员徐国烟,接着博信公益的分享,梳理了敦和基金会对项目模式的重新思考。通过2018年实施的项目中期评估发现,受助机构对于活水计划项目整体满意度较高,项目对于受助方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有效调动资源、提升社会影响;2、提升员工专业能力;3、促进机构聚焦社会问题。此外,徐国烟认为入选机构在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异,并且各自在项目、管理人、团队、资源等不同层面遇到的挑战不一,活水计划以“资金支持”加“问题视角引导”的方法对于初创阶段的组织比较有效,而对于逐渐进入成长阶段的组织,来自于管理层面的发展挑战增多,这对执行团队回应能力、项目支持周期提出了更多要求。另一部分,活水项目作为敦和基金会与博信公益合作实施的资助计划,两者搭配的独特性在于利用双方各自优势提升了项目执行效率,并完善了行业分工。同时在这种模式探索中,也认识到需要双方就角色分工优化、长远规划等工作做出改善。

7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 郑依菁

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助理秘书长郑依菁,做了联劝“U泉计划”的实践分享。联劝“U泉计划”关注儿童领域的初创期&发展期民间公益组织,针对组织在资源获取和发展层面的困境,提供机构发展资金以及配套的能力培训、咨询服务等方式,促进机构在资金增长、筹资传播能力提升、团队建设等方面产生改变。

“U泉计划”提供的资助金,成为了很多民间公益组织的专项筹资传播经费,并影响了他们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开展以来,合作组织在机构筹资金额、收入来源结构、筹资传播意识能力提升等方面有了明显改善。联劝认为,机构筹资传播能力提升的基础仍然是项目模式和成效有效性的验证,另外筹资传播能力成长快速的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1、机构负责人高度重视并愿意投入;2、机构项目基础扎实;3、机构有一定社群基础;4、机构在本地有一定资源及影响力;5、机构有专职筹资传播人员。

而回到民间公益组织的资源获取和发展困境这个问题背后,联劝认为要从组织内部和行业外部来找原因,且很难通过单个基金会力量来改善。基于此,除了继续针对公益组织开展能力提升支持,U泉计划未来也会尝试通过借力社会平台影响捐赠资源、培育筹资传播第三方服务市场等手段来改善外部环境。

8

阿拉善SEE基金会 王亦庆

会议下半场由阿拉善SEE基金会的高级项目经理王亦庆开场,作为环保公益领域的重要推动者,SEE基金会面向初创期和成长期不同阶段的环保公益组织开展了“创绿家”和“劲草同行”两大项目。

SEE基金会认可组织资助的价值并愿意长期投入,因为这种方式满足了多数组织的发展诉求,即提供灵活和可支配的资金,为工作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并带来相对的安全感,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资助双方的权利关系等。但在这个过程中,要认识到资金只是手段,SEE基金会更看重资助过程中价值传递的有效性,这些价值包括了陪伴、平等和共生成长。

接着王亦庆分享了关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关系,在他看来,初创期机构很多时候在不断做尝试,走出初创期的标志是对社会问题形成一套解决方法,即干事的有效性和重复性得到验证。而步入成长期后则更多开始思考战略,业务有聚焦,团队发生磨合,当机构业务模式可以实现可持续运转后,便进入了称为发展期的第三阶段,寻求影响力的扩大化成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针对初创期机构的“创绿家”项目,除了提供一笔资金支持外,阿拉善会着重对组织进行“识别”和“带圈”,前者借助企业家、行业专家的智慧来精准识别合作对象,后者则通过搭建资源网络和学习环境,帮助初创期的组织获得资源以及摆脱创业孤独感。成长期组织遇到的主要困难来自于创始人自身的困惑和迷茫,随着机构团队扩大,负责人往往面临带团队和追求梦想等多方面压力。基于此,劲草同行项目除了提供连续3年的资助外,最大的投入是为受助机构配备导师,利用过来人的经验陪伴创始人并从战略角度切入协助机构解决发展困境。

总体来说,王亦庆认为,组织资助、机构资助、综合资助、核心资助、运作运营资助、非限定性资助等概念是在表达相同意思,如果项目资助中包含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组织运营,这种做法也值得鼓励。第二点,对机构的资助是超值的,它可以使机构避免出现视野短期的行为,让它可以长远的想事情,追求自己的使命,这点对于资助方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样的机构资助又是急缺的,愿意资助这部分的资源太少了。第三点,使命和战略的一致性很重要,但不要让完全一致成为足够一致的敌人。基金会要想清楚自己走的方向,如果遇到与基金会使命愿景一致的组织,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但也不提倡追求完全一致,要理解合作组织有自己的方向和能动性。第四点,回到资助者本身的战略和定位去寻找所能影响的组织,劲草里面有四个不选,“不选美、不选丑、不选穷、不选富“,就找我们的服务能够帮上的机构。第五点,机构资助如果可以长期、持续的做,保持稳定性是可以对目标有效加分的。相比项目资助,机构资助更需要资助方有长线的心态,在做法上注重去找到战略一致的伙伴,从机构成长的角度来设定项目指标,避免用短线的项目化管理思路来对待。最后,建议开展机构资助的同时,结合其他体系化的内容支持以使资金效益更大化。

9

南都公益基金会 黄庆委

来自南都基金会的助理秘书长黄庆委,则为与会者介绍了南都在机构战略大框架下开展组织资助实践的历程。

黄庆委首先分享了关于组织资助战略制定的背后考量,提出了在社会所需、机构使命、财力可为等几个维度交叉点上寻找定位的原则。南都基金会的使命是支持民间公益,机构价值观中包含有民间立场和杠杆作用这些内容,都在资助工作中有所体现。

南都基金会开展组织资助,最早可追溯到第一个战略期时的救灾工作,南都较少的支持救灾物资等,主要的资金支持了一批救灾组织的“人力费用和交通住宿等行政费用”,满足了救灾团队的需求,受到合作方的高度认可。到第二个项目战略周期,开展了投资于人的银杏伙伴计划和投资于机构的景行伙伴计划。其中景行计划借鉴战略性投资的理念,瞄准的是有潜力实现大规模、系统性社会影响的公益机构,为他们提供连续3-5年总额100万到150万的资金、智力等深度支持。

通过上述计划实施,南都梳理了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特征和介入方式,比如处于萌芽期状态时,多是根据创始人来投。到了初创期,则关注机构活动的项目化系统化。进入发展期,重点关注领导力提升。等到大规模时候则要考虑运营体系建设。景行计划瞄准快速发展期的组织,筛选时主要侧重从产品成熟度、领导人和团队、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考量。资助资金主要是用于组织运营管理,具体使用方式上“目标明确,使用灵活”。

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思考:1、成长期组织若注重核心业务的知识经验等核心竞争力的积累,往往容易在后期发展中获得成功。2、开展非资金支持,需要资助团队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做保障。3、面对高段位的合作机构用投资的思路,给予更多的信任和自由度,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案。4、组织资助实际上是在补公益组织的研发和运营管理成本,现实中的问题是很少有专门致力于此的资源方能一直补,最好的办法还是把这部分设计到项目成本里去,才是可持续的。5、相比于项目资助,组织资助的成效展示不够直观,但它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基础,所以资助方要对此有所预期。

最后,黄庆委介绍了南都基金会第三个战略时期的重点工作,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形成投资于公益产品的核心思路,重点项目就是好公益平台。同时他在谈到组织和项目资助关系时强调,组织资助我们考虑了团队、运营管理、研发、资源可持续等能力提升,但最后都要回归到业务,如果业务没有增长也难以称为成功。

10

敦和基金会 孙春苗

几家精彩纷呈的分享过后,参会人员还就各自准备的话题进行了现场讨论交流,其中包含不少给到敦和基金会和博信公益未来开展项目的建议,例如在资助工作中围绕“文化”角度形成敦和的独特优势、在外部资源大举投入的背景下关注浙江公益的少数群体等。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做最后的总结,她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效果,来自前辈同行们的经验分享和中肯建议,以及通过在本次结项会对项目实施的重新思考,让大家收获众多。同时,她坦言,目前资助工作面对的外部环境变化很大,活水计划项目短短几年时间内就有多处迭代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思考敦和基金会的定位和策略,结合敦和团队准备未来3年工作规划的开展,表示今后敦和将在公益行业建设、慈善文化等方向上聚焦深入,同时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继续与同行保持交流,砥砺前行。

11

与会者合影

联系方式
0571-87609810
info@dunhefoundation.org
杭州市上城区钱江新城丹桂街19号迪凯国际中心26D室
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大厦D座东楼1705